党史纵横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纵横

黄负生:折骨为笔的忠诚战士

发布日期:2011-05-23 06:54:00

1922年,29岁的毛泽东在武昌黄土坡27号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机关驻地,探视正在卧病的黄负生时,曾说过“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蔡和森广为人知,而知道黄负生的人却不太多。

英年早逝难掩壮志

黄负生生于1891年,31岁英年早逝。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参与领导武汉地区的工人、学生和妇女运动。

还在辛亥革命前,当他于武昌昙华林的工业传习所学习时,就与革命团体成员交往。辛亥革命后,黄负生去武昌中华大学任教,讲授国文,开始了与在校读书的恽代英的交往。1917年,他与恽代英等发起成立武汉地区第一个进步社团——互助社,积极投身爱国运动,参与领导汉口人力车工人罢工、湖北女师学潮等。

此后,黄负生在利群书社结识了在武汉中学教书的陈潭秋,参加了陈潭秋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接着,由陈潭秋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

党的机关设在黄家

今天的武昌首义路在1922年名叫黄土坡,当时这条街27号是一栋中式小楼,名义上它是一对黄姓夫妇租住,而实际上,它是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

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时,需要找个地方作为党的机关。但那时候租赁房子的人最好要有家眷。当时,同志们中只有担任宣传委员的黄负生有这个条件。他一家4口,有妻子儿女。党组织便决定由负生的妻子王纯素出面,在黄土坡27号租了一幢房子,安排了党的重要干部在这里居住。以后,在这幢房子里就展开了建党初期的各项活动。

由于党组织缺少活动款项,黄负生既担任区委机关报《武汉星期评论》主编,还在武昌中华大学、致忠中学等4所学校兼课筹集资金。在教书的课堂上,在青年们的心中,他播下了正义的种子;在工厂,在码头,他点燃了斗争的烈火。

宁死不为银圆折腰

为了生活,黄负生一面在中华大学任教,还先后在湖北女师、致中公学、辅德中学等多所学校兼课。体力的超支,使他患上了咯血症。

当时《武汉星期评论》刊登了一封学生揭发中华大学当局营私舞弊的来信,校长陈时说黄负生污蔑破坏学校名誉,要他交出投稿人来信的原件,被黄负生拒绝了。陈时恼羞之余,令他的手下将黄负生推出了会场。回到家中,气愤至极的黄负生一病不起。

陈时得知了黄负生病重的消息,慑于黄负生的声望,又惮于当时的革命形势,来到了黄负生的病床前,拿出了一把银圆以示慰问,黄负生扫落了这把银圆,怒骂:“我宁可穷死,也不会要你一分臭钱!”

毛泽东曾落脚黄家

1922年初,发生了湖南军阀屠杀革命者事件,毛泽东奔走各地揭露军阀杀害工人领袖罪行,途经武汉,在党的机关住了半个月。期间,与病榻上的黄负生有过多次交谈,对他的文笔、人品颇为赞赏,对他主编的《武汉星期评论》印象尤为深刻。

因此,毛泽东在谈到湘鄂两省出色的党刊主编时,曾说过:“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像赞扬当年《湘江评论》的蔡和森那样,对黄负生本人及其主编的《武汉星期评论》作了很高的评价。

泣血遗书光照汗青

1922年4月初,黄负生这位用笔和讲坛冲锋陷阵的战士,抱恨离开了人间。这时他才31岁,爱妻王纯素26岁,儿子宏济(即黄钢)5岁,女儿宏世(即黄铁)只有3岁。在黄负生自知不行的时候,他写下遗书。这遗书,感人至深,以动人的文笔写下了一位共产党人最后的心愿。

遗书他明确宣告,“我可不是投降环境的人啊!所以我宁愿这样——死”。他对战友们说:“我深望诸君切实负起这重担子……”他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坚信新的社会必将在中国建立起来,“我知道你们必能成功,因为你们是有这种希望的人……遥祝诸君的成功”。

对自己的丧事,负生提出:死后尸体焚化;骨灰任意投置何处……不必另殓寿衣等等。

在中共“七大”上,黄负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儿女成为文坛双星

黄负生的妻子儿女们,在党的关怀下,在群众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1938年,黄家子女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延安,在抗日烽火锻炼中,都成了党的新闻、文艺干部和作家——黄钢是著名的报告文学家、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第一作者;而黄铁则是叙事长诗《阿诗玛》的第一作者。

去年,首次全面介绍黄负生生平的展览——《湖北有个黄负生》,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部分内容就得益于黄铁捐献的文献、照片和资料。年逾九旬的黄铁老人深情回忆:虽然记忆中父亲的影子很模糊,但父亲却影响了她的一生。父亲的一生非常短暂,但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是如此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