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横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纵横

武汉听从更伟大的使命召唤

发布日期:2020-05-03 10:40:00

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武汉听从更伟大的使命召唤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日讯(记者李皖 郑汝可)长江奔腾如练,东湖秀美如靛。仲春时节,楚天辽阔,大地春机蓬勃,万象更新。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武汉,习近平总书记走企业、进社区,看光谷、探民情,在东湖会晤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步履匆匆,风尘仆仆,风雨兼程,望闻问切,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的“五大关系”在此提出,打造“国之重器”的思想在此行反复强调,两个世界人口大国的关系在此得到引领。

总书记对湖北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民生工作、加强作风建设”的“四个切实”要求,更加具体地指引了新时代湖北武汉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湖北武汉的视察活动和外交实践,将武汉推向全球瞩目的“高光时间”。此时,世界通过武汉看到了中国,武汉代表着国家。

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湖北省博物馆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4月28日,习近平与莫迪在武汉东湖会晤。

美丽的东湖边,共拥有26亿人口的两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当代领导人交谈、漫步、赏花,会面如在画中行。全球目光聚焦于此。习近平总书记与客人时而在沿湖散步道上,时而在湖上凉亭内,时而在轮船、水榭中……近前、远处,是烟波浩渺、风景秀丽的东湖风光。

约24小时内,密集进行6场活动。印度NDTV电视台、印度ZEE NEWS新闻网对欢迎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全印广播电台,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第一大泰米尔语新闻网站、《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时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视频、评论,社交媒体刷屏,关注这场“心贴心的谈话”,评价此次会晤将修复两国关系,重拾互信。

英国BBC官网首页评论:“毫无疑问,武汉轻松的环境能帮助两位领导人就分歧问题进行坦诚的讨论。”

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沿岸漫步。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东湖曲径通幽、古木参天、万顷荡漾碧波的武汉形象,作为中印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活动背景,一时登上全球媒体头条。

全球媒体不只看到了东湖的秀美,还有编钟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灿烂、青山区社区居民的新生活、光谷创新的活力。江山秀丽、文化悠久、人民幸福、发展强劲,武汉正是中国的缩影。

“武汉”前段时间荣登“中国幸福城市”榜首,被国家列为与上海、重庆并列的长江上超大城市的信息,也被中外各国报道屡屡提及。

香港《南华早报》说:“中印领导人‘武汉会晤’或许是一个地缘政治改变的标志”。

“武汉会晤”也引起千万网友的关注,这座有着一面辽阔东湖的超大城市被全世界更多人认识。一位网友这样评论:“东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之一。”“武汉东湖是城市湖泊中的泱泱大国,有着古老华夏之高山仰止的风范,是众多城市湖泊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对作为长江经济带超大城市的武汉奋力争先、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强大动力。

6300公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在中国版图上,它像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湖北武汉正居其中段。

4月26日,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个又一个重要论断,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一张蓝图干到底。”

——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统部署。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再一次昭示了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举足轻重的分量。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新发展理念要体现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长江经济带要高质量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总书记的指引,提供了新时代武汉前行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要求,武汉作为超大城市要起到核心引领作用。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武汉是其中枢纽;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要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武汉是其中关键;武汉要以在这片热土上的实践来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长江经济带面临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示,进一步鼓舞和坚定了武汉全力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

作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的城市,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承担着全面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势的探索任务。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首次给出了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中国质量要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接下来,武汉要的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要的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东方文明复兴的思想,让我们认清了熔冶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武汉具有的巨大机遇。

在武汉,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鲜明提出,我们要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共同致力于东方文明复兴,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开展伟大的合作,能够产生世界影响。”

“要使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加强,使之像长江和恒河一样奔流不息,永远向前。”

中印两位领导人会见时,身后的背景画是《江汉揽胜图》,也称《古武汉三镇图》。在这幅创作于明代中期的名画上,晴川阁、黄鹤楼两座武汉历史名楼隔江相望,龟蛇二山隔江相对,江面千帆林立,三镇人烟辐辏。

在参观精品文物展时,习近平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中印都是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印两国应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共同致力于东方文明复兴,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力量,是真正伟大的力量。习近平说,在省博物馆里转一转,自豪感又增长了。

4月27日一张习近平和莫迪会晤的照片中,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编钟成为两国领导人握手瞬间的“背景”。两国领导人的会见安排在琳琅满目的历史文物之间,意味深长。

2016年以来,湖北编钟曾随习近平两次出访。其中,2017年7月,习近平赴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当地时间7月5日晚,《编钟乐舞》在柏林亮相。

非正式会晤选在武汉,提示了武汉这个中国中部第一大城市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莫迪总理表示,印中都是文明古国。我们要增进相互理解,发挥两国智慧,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4月28日,中印两国领导人在东湖散步,武汉大学就在对面。不到3个月以前,1月3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首站武汉,一下飞机她就来到东湖边的武汉大学。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哈萨克斯坦政府前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曾在这里求学。

中印两国领导人散步的对面,还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它是江豚保护、长江生态恢复的研究中心。湖对岸稍远另一侧,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被誉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亚洲唯一一所人类所拥有的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不到一年前,2017年2月23日,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到访武汉,一下飞机首先去了这个实验室,出席了P4实验室剪彩仪式。

环绕东湖,高校林立,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建构起大东湖畔的人文格局。这里有位居全球城市中数量第一的近130万在校大学生,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智密区之一。

文明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上,更体现在文明的延续、新生,体现在现代文明的勃发上。历史文明、现代文明交响的武汉,作为中国城市代表,正成为中国外交的新主场。

4月26日,在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讲起考察观感时说,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主要交汇地带,要统筹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开放,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往时间的上游追溯,武汉东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外交重地。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共接见了64个国家的94批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提出的“四个切实”要求,催促武汉担当起走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发展前列的历史责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总书记明确立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规矩。

武汉要做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习莫东湖会晤,但见上下天光,清波万顷,草木环湖,山峦青翠。春风轻轻吹拂,周围花香鸟语……

联合国人居署曾这样评价东湖绿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平等共享,给市民提供了更可达、更生态、更包容的公共休闲空间。”

习近平乘车途经青山江滩。只见长江水面宽阔,沿岸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宜人。他对江滩生态综合整治工作表示肯定。

去年,武汉大兴“四水共治”,并推出严格的长江水质段面考核体系,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绝不让长江水质在武汉变差。

4月29日,在传达学习习近平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再次重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点优化提升长江大保护“五大行动”,使长江武汉段成为安澜、清洁、绿色、美丽、文明长江的典范。

五年之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湖北武汉,武汉人民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总书记在武汉先后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关系”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大关系”,对湖北发展先后指明“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努力方向。

在企业视察,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是创新。

“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武汉有一批这样的企业,国家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加快步伐,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实施主体,坐落在武汉,这里有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承担着我国存储器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一流的重要使命,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光谷”,也坐落在武汉;光谷北斗已与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开展国际合作,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人工智能研发制造,武汉发展得更快……

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是总书记此次武汉考察的一站。

看到4万多群众居住条件在棚户区改造中得到显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4月28日,在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情况汇报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这是总书记对湖北武汉提出的又一嘱托。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去年初,武汉市提出了大力实施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内容的“三乡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一年的实践,武汉已经形成了江夏区小朱湾、蔡甸区“花博汇”、黄陂区杜堂村等成功经验。数据显示,去年武汉通过实施“三乡工程”,回流农村社会资金达160.1亿元,是当年政府投入7倍多,与上年相比投入农村的社会资金实现了翻番。

到2020年,武汉“三乡工程”至少要实现千名下乡市民、百个回乡能人、十个兴乡企业,更大范围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的视察活动和外交实践,身体力行,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给湖北武汉的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作风建设课。

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坚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得力推动者、科学实践者,把中国梦具体化为武汉发展的蓝图、成绩单。

“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这是总书记给出的考卷,武汉广大党员干部已准备好作答。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全力阻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把“官帽”用在为党和人民干事业上。去年来,武汉旗帜鲜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培养和提拔素质过硬、敢想敢做、能力出众的“狮子型干部”,披荆斩棘,活跃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

牢记总书记“四个着力”的殷殷嘱托,坚定贯彻总书记的“四个切实”重要要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应牢记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忠诚于事业,永葆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以身许党许国许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的视察活动和外交实践,是湖北武汉的政治大事、历史大事、发展大事。一幅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图,正在展开。一千多万武汉人民,一定燃起奋斗激情,齐心合力,谱写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