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解放武汉的另一个战场 陆天虹揭开地下交通线的神秘面纱

发布日期:2009-05-11 09:18:00

在陆天虹老人家客厅的墙上,一幅很抢眼的人物油画挂在离门最近的地方,油画被精心地裱了框,画中的小伙子甚是年轻,身着军装,两眼炯炯有神,瘦却不失刚毅。陆老笑呵呵地说,看出来了吗,这是27岁的我。

油画的定格,仿佛是那段时光的定格。

陆天虹本是江苏人,27岁那年正好是1948年,此时,他刚刚由苏北解放区分配到武汉开展地下工作,并被委任为天(门)汉(川)县委城工部部长,主要是以天汉地区为依托,向武汉市开展地下工作。

当时,他并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分水岭,让他从此在武汉扎了根,并且一过就是大半个世纪。

如今,陆老已是88岁高龄,但回忆起解放前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他仍然着实的兴奋,令人惊讶的是,这段历史过去了60多年,在他的记忆里却依旧是如此的清晰和完整。

作为当时天汉县委城工部部长,陆天虹成功建立了上海—江汉军区之间的一条流动地下交通线,它沟通了两条战线之间的联系,先后输送了300多人进解放区;同时指挥多名情报人员打进敌人内部,在武汉解放的过程中创下赫赫战绩。

不像“衙口”老百姓家中的“指挥部”

  来到武汉,陆天虹可以说是机缘巧合。

陆天虹本是由苏北解放区中共江南工委派往苏州城从事地下党工作的,但到1947年底,由于在苏南地区坚持斗争的华中区十地委的主要负责人陆续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地委书记叛变,严重威胁着京(南京)沪线各城市地下党领导机构的安全。为此,中共上海局采取了果断的对策,决定苏、锡等城市地下党领导机构迅速改组,原领导人立即分散转移。

就这样,陆天虹被迫从苏州城内撤出,并根据指示,带领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转移到中原解放区,后被委任为天(门)汉(川)县委城工部部长。

听到天汉城工部这样一个地方,让人不禁想到了红砖瓦房的神秘指挥基地,甚至像一个大“衙门”,大几十号人员,对讲机、电报机、会议室,地图等等……

陆天虹说,当时所谓的城工部其实就是大湾子里老百姓的家,那个时候,为了更隐蔽,他们分散住在解放区内不同的老百姓家里。

叛徒出卖固定交通站被毁

1948年,解放区战场,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国统区人民斗争如火如荼,使蒋介石处于全民包围之中。蒋介石反动政府开始对赤手空拳的爱国群众大肆逮捕、监禁、殴打、屠杀,企图用法西斯暴行扑灭心脏里的战火。

当时,为了粉碎敌人的反革命暴行,一方面,沪、宁、杭、苏等敌占大城市急需把大批处境危险的党的骨干、爱国民主人士、进步青年转移到解放区来,而解放区也需要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工作,并为解放大城市准备干部。

就这样,江汉军区党委城工部决定以武汉为中间站,建立一条地下交通线,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天汉城工部。

在两大战线之间建立起一条地下通道,不但要方便、畅通,还必须保证人员的绝对安全。

其实,在此之前,上海局和中原解放区也曾建立过一条地下交通线。交通联络站设在汉口花楼街小江家院,用贸易商号作掩护。

这条线曾从上海输送过一批原新四军五师从中原突围出去的干部和上海的地下党干部到大别山解放区。但是仅仅半年,因叛徒的出卖,交通线被敌人破坏,大部分人员遇害,牺牲很大。

而当时陆天虹转移到武汉,也是由该交通站负责输送和保护的。陆天虹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交通站的一个负责人名叫顾剑萍,“他后来也牺牲了。”陆老伤心地说。

流动接应时刻变换暗号

有了血的教训,陆天虹开始有了新的打算。他总结了前一个交通站往来人员复杂、长期固定的弱点,首先派人在城隍港镇和汈汊湖边的要道口建立秘密联络站,在汈汊湖湖心的小岛上建立渔民支部,以打渔为掩护接收送来解放区的人员。

随后,陆天虹物色了可靠的交通员,打着合法的小商人的身份,靠来往贩运货物作为掩护,躲过敌人的注意。

陆天虹还要求交通线不设固定的联络站,流动接应,单向联系,多头并行,交替使用,以保安全。

谈到这里,这样的情景让记者瞬间联想到电视里的“特工”和“便衣”,他们伪装身份,压低帽檐,四处张望,对着奇怪的暗号:譬如“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神秘且令人激动。

陆天虹笑笑说,其实没那么夸张,流动交通线很安全,当上海的交通员将人员转移到武汉后,就在不同的小旅馆和我们这边的交通员碰头,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每次的暗号都不一样,比如“某某先生介绍来的”等等,双方心领神会后,再由我们这边的交通员一路护送转移人员到解放区。

流动交通线成立,敌人永远把握不到真正的联络方式,永远没有办法破坏交通线。

应对意外交通员机智勇敢

当然,再怎么完美的交通线也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陆天虹说,转移过来人员口音的差别,行李的多少,都会随时触动敌人那根警惕的神经线。

有一次,一个交通员带领七八位上海来的同志,出汉川后步行在汉水边大堤上,有位女学生带了很多行李,在步行过程中拿不动了,就随手把行李丢在路边,这样一个举动就引起了敌保安队参谋胡某的注意。

他赶上来盘问,交通员沉着应付,甚至亮明身份摆出威力。胡某见形势不对,赶快装出笑脸,拉关系,还主动叫了两只木船,并告知前方国民党布防的情况。

交通员汇报了此人的情况后,领导决定进一步争取他,就这样,胡某也同城工部建立了联系。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人才济济解放区热闹非凡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汉川县城,白崇禧轰炸反攻,解放军撤出县城,但汉水沿线小据点已被我军拔光。从此,交通更加方便,这条地下航线直到解放大军渡江前夕,一直畅通无阻,无一损失。

这些被转移的同志中,大多数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武汉等城市大中学校的地下党员,学生运动骨干,还有民主人士,爱国高级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等,都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一度,天汉城工部热闹非凡。

在美国某制药厂工作的药学专家陈川同志,见到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提前回到上海,找到地下党,一起来到了解放区。他西装革履,两手空空,原来他接到地下党通知转身就走,对夫人也没有打招呼,什么行李也没有带,城工部为他换上一身新军装,他笑呵呵地高兴极了。城工部把他送往中原军区卫生部,为解放区急需的制药工业作出了贡献。

还有几位国民党的海军军官,是派往英国学习雷达技术的,毕业后,回到上海没有去国民党海军报到,却同地下党取得联系,来到了解放区。他们说,我们对共产主义理论懂得不多,但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不愿为蒋介石卖命,到解放区后要多学革命理论,理一理思想,好为新中国的海军事业服务。

“送进去”,还要“派出来”

  一把匕首直插敌人心脏

陆天虹说,地下交通线除了把人员“请进去”,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派出来”:派遣必要的人员到国民党统治的武汉和南方其他城市去工作,当然,他们的任务不一。

当时,国民党为了加强统治,对付共产党活动,要求每个“国民”必须有证,也就是“国民身份证”,才能合法居住、通行,并贴有本人照片,盖了钢印。

陆天虹从地下工作系统中挑选出在武汉正义报印刷厂的两名革命青年——刻字工杨海平和闸长安,把他们请到城工部,请他们按钢印模的式样,用硬木刻成一阴一阳的两枚印章,和国民党用的一模一样。

当然,被护送进解放区的人员也换下了大批西装、长袍、旗袍等,并留下了“国民身份证”,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这样,城工部派出一个又一个负有特殊使命的地下工作者安全出境,包括原国民党的少将参议等高级人员。多数到武汉,也有到广州、贵阳、湖南的,他们都为解放南方作出了努力。

在采访的最后,陆天虹说,当年真的想象不到现在的生活会如此地好,所以,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记者询问陆天虹如果当年不是做地下工作,要自己选择,他会做什么?陆老哈哈一笑说:当然是做研究,自己最喜欢的事就是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