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农业的历史性跨越——蔡甸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纪略

发布日期:2009-05-16 10:33:00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蔡甸区(原汉阳县)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悄然转变,使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种植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全区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催生的致富希望

传统农业从人类始祖的刀耕火种开始,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它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显著特征,农民生产的劳动产品只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没有或很少商品交换的存在。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农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了集体所有制,解决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模式,避免了重新出现农村两极分化的可能,也为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情况下,传统农业单一的种植模式,只能满足人们吃穿用等温饱的需要。1958年大跃进后,党在领导农业的发展中,多次出现“左”的思想错误,直至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农业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也只能是按计划种植,其目的也是“完成砣子(国家征购任务),留足种子,吃饱肚子”,不可能跳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的模式和圈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农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找到了在集体土地上联产承包这种责任制形式,这就保证了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而催生了刚解决温饱后的农民求富的希望和要求,加快了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这里,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农村体制改革的历史: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党和农民都在探索发展和促进农村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们总结和吸取五十年代互助组、合作化和六十年代调整的经验,探索解决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试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途径和办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包产到户还是讳莫如深的,党和农民都有一个探索和认识的过程。

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规定,对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这虽然只是为包产到户开了个小口子,却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突破。这一年,县委多次派出调查组,对恢复和扩大农民自留地,允许多种经营发展和承包,边远穷队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等进行调查,采取了许多放宽搞活的政策和措施,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开始出现生机。

1980年,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文件,初步解决了人们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疑虑。这年春,县委在汉乐、前进、东山、千山、和平等生产大队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试点。到1981年底,全县2311个生产队,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有2214个生产队。1981年全县粮、棉、油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1%、38.3%、262.6%。

1982年初,中央发出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积极推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并明确肯定了“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这年春节后,县委组织工作队分别在马家渡、薛山、农力等生产大队开展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试点。全县粮食又比上年增长6.8%,油料增长33.8%。到1983年底,99%的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

这几年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大包干这种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具有“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便”的优点,更适合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农民在分配上是“保证国家的(上缴任务),留足集体的(公益金、公积金),其余全是自己的。”由于生产水平的连年提高,这种“全是自己的”产品一多,农民就要想心思:有的把产品转化为商品;有的开始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有的开始抽出一部分面积发展多种经济。这在当时虽然是农民零星的、自发的调整,但它却是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星星之火;是大包干责任制催生出的农民一种盼富、求富、致富的希望,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

探索闯出的调整之路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1983年后,县委和政府在积极引导农民实行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副产品加工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就全县而言,农民还放不开手脚大规模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因为:农民当时对土地承包期还有顾虑;国家尚未改变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农民仍要按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安排种植;农业税仍要按粮食等实物上缴等等,农民不得不循规蹈矩地基本沿袭传统种植模式。

1984年初,中央就农村工作发出第三个一号文件,宣布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明确肯定了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专业户、重点户,并鼓励他们带头发展商品生产。中央1985年第四个一号文件,规定了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农副产品实行合同收购外,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自由贸易。同时,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农业税也由过去征收实物改为现金。这样,就基本上改变了实行30多年的完全计划经济和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纳入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县委蹲点的高庙乡1984年调出3260亩粮田发展莲藕、瓜菜、养鱼等多种经营作物,结果当年农民收入翻番,粮食未减反增,被《人民日报》充分肯定,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高度赞扬汉阳县人民“这一步迈得好”。这是全县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破题之举。从此,全县有计划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阶段(1990年前),从1984年开始全县种植业起步调整,当时主要是稳定粮食生产,压缩棉花面积,发展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各种种植业专业户,目的是向规模型、效益型农业转变。全县调减粮食面积近5万亩,棉花面积25600亩,用于发展油菜和蔬菜生产。这期间,全县粮食反而增产4.95万吨,油菜增产6064吨,棉花减产1040吨,全县发展市属商品蔬菜基地6000亩,蔬菜种植面15760亩,开始了专业化商品蔬菜生产。这次调整,使各类专业户、专业村、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全县发展专业户21400户,专业村117个,经济联合体980个。其中种植业专业户就达3382户,承包耕地67900亩,养殖专业户5197户,各种加工专业户6105户。奓山檀树村村民周良新一家,承包耕地460亩。1985年,全家种植水稻270亩,玉米160亩,西瓜30亩,生产粮食25万斤,提供商品粮23万斤。

第二阶段(90年代),主要是发挥近郊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向城郊型农业转轨。前五年,实行“大稳定,小调整”,重点开发名特优新品种,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初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县粮食种植面积逐步调减,品种不断优化,经济作物取得突破性发展。同时,采取水田改耕制,旱地改沟厢,发展粮经、棉经、油经、苞经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五年中,年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1.1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9.6%。农业产业和商品基地建设都初具规模。到1995年,市属商品蔬菜基地发展到22100亩,蔬菜种植面积164175亩,莲藕水田种植面积近5万亩。

后五年,主要是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全面调整,加强商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油料、蔬菜、莲藕、瓜果等特色产品。到2000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近1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5万亩,蔬菜总产24.6万吨;莲藕种植面积8.4万亩,莲藕总产11.2万吨;西瓜种植面积5.85万亩。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主要是围绕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品牌优势产品;加强和规范商品基地建设,形成特色版块;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无公害农业。全区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目前,全区种植业商品基地,已经形成四大特色版块:

一是沿汉江一线的蔡甸、新农、张湾的蔬菜基地已发展到301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7000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5万亩。每年为市场提供蔬菜24.6万吨。

二是沿318国道一线的侏儒、永安等地西甜瓜基地已发展到近4万亩,每年为市场提供商品瓜7万吨。

三是以蔡甸城区为中心,包括高庙、柏林、玉贤、新农一带的莲藕基地8.4万亩,全区莲藕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莲藕年总产量达20万吨。

四是洪北科技园区,已发展西甜瓜育苗、苗木花卉、种子种苗、水产水禽、奶牛养殖五大基地,共10万亩。

现在,以基地带农户,全区蔬菜、莲藕、西甜瓜三大特色品牌的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74%,占年农作物总面积的30%。

经过2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全区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到200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8.2∶52.4∶29.4,第三产业明显上升;在种植业内部,粮棉比重逐步下降,多种经营比重大幅度上升。全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31亿元,农民人平收入达到5352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5倍和27倍。

发展带来的社会服务

现代农业的另一个标志是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对社会服务的依赖相对要小,而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服务的社会化。区农业部门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全区以农业系统为龙头,发动农户、社会和企业广泛参与,建立健全了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1988年,根据全县家庭承包和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情况,成立了县农技推广中心,23个乡镇场成立农技推广站,形成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开展培训、咨询、示范样板等技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的产业品种。

二是种子种苗服务体系。全县原有3个原(良)种场。80年代初,根据分户经营的需要,又在侏儒、什湖建立原种场。每年生产原种和杂交亲本5000吨。并在农村建立种子专业户66个,每年可生产种子1.1万吨。县种子公司承担全县各种种子的采购、调度和供应。80年代后,又在19个乡镇建立了种子站,形成了完备的种子供应体系。1997年后,为了促进全区西甜瓜产业的发展,洪北育苗基地承担了西甜瓜的示范培育和种苗供应,每年提供种苗200多万株。

三是植保服务体系。1983年,根据农村家庭承包的特点,全县成立了植保服务站,有植保专业队、专业户24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6.7%,服务面积26.8万亩。他们既开展技术指导,也承包病虫防治,并推广和提供新农药、新防治器械。1990年,全县22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植保员和技术干部;217个村建立了植保服务站,形成了以县植保站为主体的三级植保网络。1992年,县组建植保总医院,各乡镇农技、供销部门分别组建植保医院和庄稼医院,以病虫预报为中心,以“开方卖药”形式为农民服务。

四是流通服务体系。为了适应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区经过大力扶持,培植了一批蔬菜、莲藕、西甜瓜等大宗产业的专业销售大户、专业销售公司和行业协会。1997年,区成立莲花湖集团公司,建立了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区农产品集散地和销售交易中心。目前,全区形成了村有运销大户、乡镇有农贸公司,区有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产业协会的三级流通服务网络。以莲藕销售为例,他们坚持以市场为龙头,立足武汉、面向全省、开拓全国、拓展海外的营销格局,采取产地批发、进入武汉大市场、外省外市直销、大型超市设专柜等方式,蔡甸莲藕已销往武汉、西安、郑州、广州、北京等各大城市,并出口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五是产品加工服务体系。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拓展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的产业链,全区通过股份制改造、 联营、合资等多种形式办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企业连结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运销、加工格局。以华泰植物油公司为龙头带动2万亩优质油菜基地;以海天集团和泉氏公司为龙头带动名特水产基地;以武汉花木大世界和麦琪公司为龙头带动万亩花卉基地。

莲藕是全区最大宗的主导产业,年产鲜藕达20万吨。为了发展莲藕产品的深加工,区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和办起了莲花湖莲藕加工厂、天慧莲藕食品加工厂、武汉富泰天乐农贸有限公司和武汉绿佳科技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以莲藕保鲜和深加工为基础,创建了一系列品牌产品,如盐渍藕、莲藕面条、罐装莲藕排骨汤、莲藕酥、干制荷叶、荷叶茶等,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仅罐装莲藕排骨汤等系列产品年销售就达4800万元,成为市场上的时尚礼品。

现代农业并非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层面上的两个不同概念。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经历现代农业的发展。蔡甸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突破和跨越。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中,勤劳智慧的蔡甸人,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和飞跃!

(本文作者均系中共蔡甸区委党史办公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