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社会主义社会推动文化繁荣——试论建国60年黄陂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之成因

发布日期:2009-05-16 10:37: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陂的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60年代《黄陂文艺》受到文化部的关注,70年代黄陂农民泥塑传遍全国。黄陂的楚剧与曲艺则一直长盛不衰,享誉全省。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屡屡创新。进入21世纪,文学创作活动异常活跃。2007年组歌《木兰山组歌》走进神圣的人民大会堂,进行公开演出。2008年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来黄陂调研,对黄陂的文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之为“黄陂现象”。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兰文化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大鼓等13种民间艺术被列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陂文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黄陂人民以高度的热忱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陂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仅列举几例,就可窥见一斑。全区(县)财政预算内收入:1950年为388.1万元,1957年上升到685.0万元,1975年达到1396.7万元,而1985年则为2619.1万元;1989年、1995年分别为4237万元和5981万元,2000年跃升到19709万元。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也开始向高层次迈进。200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0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0元。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08.18台,移动电话120.91部,摩托车18.18辆,电冰箱56.36台,空调24.55台,热水器2.73台,照相机3.64台。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2台,移动电话150部,摩托车18辆,电冰箱82台,空调84台,热水器50台,照相机16台,电脑12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必然会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建国前黄陂地区民间流传两句俗语:“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两脚忙忙走,为的衣和口”。人活着似乎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不露出屁股。其文化生活仅仅局限于听听善书(即打鼓说书,建国后称湖北大鼓),看看戏(包括皮影戏)。跑三五里地看出戏,成了人生最大的文化奢求。故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的说法。意思是衣食无忧,不必出外谋生,可以在家安心度日的人是“福人”。不难想象,这样的生活何来文化生活而言呢。建国初期人民分得了田地,当家作主,物质生活得到改善。黄陂地区又流传这样两句话:“有钱无钱,讨个老婆过年”,“三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一些“农忙种田、农闲演戏”的“凑戏班”开始发展起来。还普及了有线广播,并能听收音机,看到电影了。文化生活虽说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民享受生活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文化生活逐渐成为人民不可缺少的需要。人们开始有时间、有情趣地欣赏文化生活,有条件地参加文化活动。改革开放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时,产生了强烈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欲望,不满足当一个旁观者,而要做一个参与者,用自己的肢体、歌喉、手中的笔来讴歌新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个人的才干。毫无疑问,人们这种对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纵观黄陂历史,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文化事业就发展。而建国60年来,黄陂经济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其间,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天灾人祸”,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纠正错误,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在“一穷二白”的大地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创造出人类的奇迹。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二、将“文化”之根植入人民群众“需求”的土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这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黄陂人民勤劳勇敢,豁达乐观,多才多艺。黄陂既是楚剧的发源地,又是湖北大鼓之乡,同时也活跃着皮影、泥塑、木雕、剪纸等民间艺术。民间流传“会唱三曲戏,一生不怄气”的俗语。相传归元寺的罗汉堂为黄陂王氏父子同塑。湖北大鼓民间称之为“打鼓说书”或“说善书”。其演变过程也与黄陂人密不可分。最初由黄陂艺人匡玉山改“钢镰”为“黄杨木云板”。1950年5月16日又由在武汉从艺的黄陂籍艺人王鸣乐,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播唱庆祝武汉解放一周年《纪念词》时,与电台文艺组共商定将鼓书定为“湖北大鼓”。楚剧更是起源于“黄孝花鼓”,发展为湖北一大剧种。

人民群众的喜好就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1954年县文化馆创办《黄陂文艺》,发表以农村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湖北大鼓等演唱作品提供给基层演出团队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上级文化部门的肯定。1965年,中国《文艺报》第八期以《为农民办好刊物》为题,介绍《黄陂文艺》如何为农民服务的文章。1973年至1977年,黄陂掀起农民泥塑热。1975年8月,《湖北日报》发表中共黄陂县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局调查组、《湖北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调查报告:《用革命泥塑占领农村文化阵地》。10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短片《泥塑新花》和1975年29号《新闻简报》。湖北电影制片厂也拍摄记录片《山花烂漫》。湖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黄陂农民泥塑》、《湖北黄陂农民泥塑选》。1977年10月,选送作品100件与重庆工人雕塑举办《四川省重庆工人雕塑、湖北省黄陂农民泥塑展览》先后在武汉市、成都市展出。次年8月1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文化部负责人及美术界知名人士观看了展览。粉碎“四人帮”后,传统剧目重现舞台。1979年县楚剧团改编大型连台本戏《四下河南》深受人民群众欢迎,获得极大成功。演出场场爆满。1981年6月湖北省电视台摄制成8集舞台艺术片播放,省、市广播电台也多次录音和灌制唱片,作为电台保留节目经常播放。此剧持续演出近5年,约计演出300轮(1200场),观众达150万人次。

人民需要文化生活,这种需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而提高。改革开放后,经济与世界接轨,文化也敞开了国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各种文化器材的普及,人们的眼界更高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活动,开始追求新的艺术。也不再满足做文化活动的看客,而要做积极的参与者。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文化工作也必须随之变化,根据群众的意愿开展文化工作。因此,文化组织迅速发展起来,先后成立了黄陂区(县)摄影协会、书法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老年戏迷协会、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文联、曲艺家协会、二程文化研究会、木兰文化研究会等文化团体。一些街、镇、乡也建立了相应的部分文化团体和演出组织。在这些文化团体的组织下,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创作演出了大型楚剧《少年花木兰》、《少年吴光浩》;创作演出的组歌《木兰山组歌》于2007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演。出版发行了200余万字4集丛书《黄陂文选》以及《黄陂商贾名流传略》和《张恨水情归何处》、《花木兰》、《红色的希望》等一大批文学作品。拍摄了电影《木兰山烽火》(即将上映)。《黄陂文艺》扩大了版面,同时创办了《人文前川》、《木兰花》、《黄陂春秋》、《诗词楹联》等刊物。经常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群众文化活动更是蓬勃开展。组建了“木兰艺术团”、“老年大学艺术团”、“天河青年歌舞剧团”。全区(县)每年举办“金秋文艺会演”,结合旅游需要举办“木兰文化旅游节”。人们自觉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清晨傍晚随处可见广场和街头旷地上活动着各种舞蹈群体。文化活动生机勃勃。有理由相信,这种文化的“黄陂现象”由于根植于群众土壤之中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三、加强管理,正确导向,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向高层次发展,这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必由之路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需求、有热情,这是开展文化工作的良好基础,为文化事业创造了发展空间。但是在文化活动中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高雅与庸俗同在,真善美与假恶丑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弘扬精华、剔除糟粕,推动文化工作向高层次发展。黄陂区(县)委、区(县)政府的作法是完善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府法令法规;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管理体制就是根据文化工作发展的情况和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国前,黄陂县仅设有一个文化单位,即民众教育馆,且人员只6人,租借场所办公。文化活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建国后,先后成立了文化局(建国初为文教局)、文化馆、楚剧团、新华书店、电影放映公司(电影管理站)、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广播电视管理中心(先后更名广播站、电视台、广播电视管理局等)、文化稽查队等,并在街、镇、乡(场)建立文化体育站(文化站)。这些单位的设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在对口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施其责,有效地开展工作。加之各文化艺术团体、协会的配合,基本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

坚决贯彻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建国以来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游龙戏凤”、“三凤求凰”、“四下河南”、“郭丁香”等剧870出,改编移植现代戏16出、创作演出“荒湖巨变”、“三打饱家寨”、“中秋月”、“少年花木兰”等近30个,以及电影“木兰山烽火”、组歌“木兰山组歌”等文艺作品,并坚持上山下乡,进工厂、社区,送戏上门。创办“黄陂文艺”等报刊,发现和培养文学创作新人,共出版文学作品近百部。有组织地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和美术书法摄影等展览。全方位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大革命期间,包括湖北大鼓在内的曲艺被“四人帮”批判为“乞丐艺术”,黄陂顶着巨大压力,于1972年创作湖北大鼓“丰收场上”、渔鼓“送胶鞋”、道情“军民桥”等一批曲艺作品参加全省曲艺会演,使传统的曲艺获得了新生。与此同时,对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先后将“彩莲船”、“打连响”、“板凳龙”等民间艺术搬上舞台;湖北大鼓也由单人大鼓发展为“双人大鼓”、“大鼓群”、“大鼓剧”等。

在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中,加强队伍建设,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为了解决好楚剧演员断代,建国后区(县)楚剧团数度开办楚剧戏校,定向招收学员。学员毕业后留团工作。演员一茬接一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剧团也一直是省、市重点剧团。而担负辅导重任的文化馆,一直把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坚持不懈地举办文学创作、美术、泥塑、书法、音乐、舞蹈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对好的苗子则送到上级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各个文化单位均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选拔人才和培训人才。同时加强音像、书刊、娱乐、印刷、网吧等文化市场管理,对涉黄、盗版的音像制品和出版物严格查处,对违法违规经营坚决取缔。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宽松的环境。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区(县)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资力度。60年来文化馆、楚剧团、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广播电视管理中心等单位多次新建、改建、扩建办公和文化活动场所,更新办公设备。2008年,区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兴修了大型文体广场,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区委、区政府正着手“大手笔”地解决文化单位的办公场所。16个街、镇、乡(场)文体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也基本解决了“站舍”(少数是租借),其中面积达700平方米的有一个站,300—500平方米的有5个站。

正因为如此,黄陂的文化事业才能够持续发展,不断走向新台阶。

四、传承传统,敢于创新,给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于新的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工作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给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于新的时代精神,为现实服务是文化工作的历史使命。黄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极具特色的三种特色文化,即商代的盘龙文化、汉代的木兰文化、宋代的二程文化。建国前这三种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既未发现盘龙文化,也未保护好木兰文化和“二程”文化,致使其遗址遗迹遭受严重毁坏。建国后这三种文化才得到发扬光大。盘龙文化是一种开拓型文化,传承和弘扬了炎黄文化的“敢为人先”、“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等精神。木兰文化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效忠国家的牺牲精神;爱家敬长的道德情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气节;巾帼不让须眉,以行动谋求平等的反封建意识;有胆有识、竞争创新的开拓观念;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雄略心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亮洁品格,其核心是“忠孝”的“家园情怀”;将炎黄文化的“创业”、“奉献”具象化。二程文化是官方正统文化,蕴涵其中的求理、求实、主体、济困、优惠、力行、道德、开放等充满智慧的学术精神,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中。二程文化在黄陂的含义不仅仅是理学的范畴,还包含二程严谨治学的学风。二程文化对黄陂的影响是“陂俗尊德乐道异于他邦”、“黄陂民者勤农桑寡游贩骎慕儒求”。

黄陂区(县)委、区(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三种传统文化是黄陂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加强对其遗址遗迹的保护与维修的同时,努力创建平台与载体,发掘其精神,赋予新的内容,使之为现实服务。先后成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和“二程文化研究会”(后更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发掘其思想资源。面对现实,认真地反哺、扬弃,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例如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念,剔除附着其上的糟粕,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努力证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二元对峙。其次大打特色文化品牌,注册了木兰、双凤、二程、盘龙城等商标,使相当一部分产品打上了特色文化的烙印,一批盘龙、木兰牌产品畅销全国,有的已跻身国际市场,并创造了木兰文化旅游节这种新型节日,让木兰精神深入人心,植根于民间艺术中,尤为重要的是以特色文化的个性魅力,招商引资,开放开发,让黄陂特色文化走出黄陂。为此,在盘龙城所在地建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昔日荒丘野地如今高楼树立。厂房鳞次栉比,客户纷至踏来,建设如火如荼,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在木兰的故乡开辟木兰生态旅游区,已被联合国列入中国21世纪优选项目,已开发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古门山风景、清凉寨等八大旅游景区。并成功举办了5届木兰文化旅游节,提高了黄陂的知名度。二程文化研究开发稍微滞后,但区委、区政府已采取行动根据区治所在地,也是二程故居所在地的前川街总体规划中已明确建立二程文化风景区。以滠水河、鲁台山为依托,以双凤亭为中心凸显二程文化氛围,修葺双凤亭,兴建古建筑群,修复聪明池、理趣林、留矢湖和花柳前川等系列景点;同时在老城区恢复二程故居程乡坊和二程后裔居住地程家墩建二程祠等景点;全面整合二程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既是休闲场所,又是宣传二程文化的载体。

事实雄辩证明:建国60年来黄陂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是黄陂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间,虽说走过一些弯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迅速纠正过来。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惟一的选择。同时我们也有理由充分相信,只要沿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条大道走下去,我们的各项事业一定会成功。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兴旺,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繁荣,我们的人民一定会更幸福。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定会傲然屹立于东方。

(魏益想,黄陂区史志办公室主任科员;吴建萍,黄陂区史志办公室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