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产业集群发展

发布日期:2009-05-16 10:40:00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正式成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标志着武汉的经济社会建设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武汉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群对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在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在相关产业链或其部分环节上的企业或机构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既竞争又合作,既分工又协作,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关联互动机制和企业网络,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区域的竞争实力。具体而言,对于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发展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利于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发展本身就是资源持续整合的过程,它的集群机制所具有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为新企业的创立与外地投资者的加入提供了便利,因而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功能。一旦产业集聚成群,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相互之间就会有竞争有合作,由于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机制,使中小企业发挥出集聚经济效应,强化了产业之间的集聚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大大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2.有利于协同创新。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创新的普遍性与扩散性,企业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有可能通过网络传导,从而形成企业集群系统创新,并且产生创新协同效应。

3.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创建。区域品牌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标识,区域品牌以地方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地方产业发展水平为内涵,以扩大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力与商誉为目标,对增强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集聚功能与拓展商业渠道具有明显成效。同时,区域品牌具有整体性,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共享它的品牌效应。这对于资金实力不足,缺少产品品牌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不仅通过分享区域品牌而获得一定商誉,而且可以在降低营销成本同时,为企业创产品名牌提供有效平台。因此,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崛起之策、成功之道、必由之路。它以产业一体化为主导,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城市带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

4.有利于提高武汉经济竞争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国内外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外,因为有了硅谷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在国内,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同样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强弱。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四市所组成的电子信息走廊、电子产品产值,占全省四分之三,成为亚洲电子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山东青岛六大产业集群内的“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合力托起了青岛市良好的区域形象品牌。

5.有利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允许武汉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武汉是一个有8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质量不高,长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大气污染、酸雨防治等问题的重大压力。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大大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国土资源大量浪费,而且由于集群内企业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迫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

二、武汉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武汉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发挥骨干企业龙头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产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集群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一是重要产业板块已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武汉市已初步形成钢铁、汽车及机械、光电子信息、石化四大支柱产业板块和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六大优势产业。二是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快。东湖开发区激光产业集群、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新洲区徐古镇蘑菇产业集群、黄陂区佳海服装产业集群、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汉南区包装印务产业集群被湖北省政府列为2008年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群。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武汉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140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80.12亿元,增长24.26%。

但武汉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群规模不大,缺乏核心品牌。从形成产业集群的基本要素来看,目前只有钢铁、汽车及机械、光电子信息、石化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其它具有优势且较完整的产业链少,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虽然在全国地位突出,但其经济产值相对有限;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建设缺乏完善的规划管理和市场机制功能,呈现出简单扎堆的特点。此外,武汉主要产业链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精品名牌产品少,商标总量少。目前,武汉市注册商总量不足3万件,不及广州市的三分之一。拥有驰名商标仅9件,只有长沙市的一半,不到福建泉州市的十分之一。

2.产业链条太短,配套企业不齐全。武汉的汽车产业链、钢产业链等大多为初级产品,产品配套能力不强。例如,武汉的汽车产业是全市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武汉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武汉产整车的配套率却不高。2003年,武汉整车产量占全省的32.6%,规模以上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24.4%,但零部件制造业产值仅占全省的13.8%、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的13.6%,全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仅占全部汽车工业的18.4%。这反映出武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产业链不长,企业关联度偏低。

3.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在武汉市产业集群中,企业、政府、科研、中介等机构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政府对产业集群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各类要素市场如金融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跟不上发展需要,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两型社会”目标下武汉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武汉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

1.抓产业链条完善是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关键。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至少包括产业龙头环节、产业关键环节和产业配套环节。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是否掌握着产业的关键和龙头环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龙头环节,它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研发、设计、品牌和市场渠道等无形竞争力。如全球种植咖啡的国家有50多个,参与的农民达2500万人,成品咖啡市场的70%集中在雀巢等10家跨国公司,凭借着消费品牌和营销网络控制着全球咖啡市场,结果是几乎所有种植咖啡的农民都无利可图,而星巴克等寡头企业则赚得盆满杯满。这表明谁抓住了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谁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

2.抓中小企业,树区域形象品牌,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武汉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扶持政策少而且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也有“歧视”。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也是武汉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2008年上半年末,武汉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单位达179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1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个百分点。

3.抓高技术产业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动力。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重点提升“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效应,加快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建成国内光通讯设备及器件、移动通讯系统及终端产品的的重要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围绕优势企业,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整合产业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4.抓园区建设是发展产业集群的载体。发达的工业园区不仅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载体,而且能够使产业链在空间上得到延伸,产业和企业得到合理布局,资源得到有效集约利用,进而促成产业集群的生长和壮大。要科学确定准入门槛,实现大项目入园与中小企业跟进的有机结合,引导园区朝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优化园区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鼓励和引导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工业园区聚集,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主要是优化提升现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完成从一般园区到专业化园区的转型。

5.抓“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是发展产业集群的重心。目前,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国土面积、51%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2.01%的生产总值和63.4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为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尽管初显成效,但整体实力急需提升。特别是2007年底,作为“1+8”城市圈,获批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的一次极好机遇,亦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心所在。

(二)武汉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围绕高端企业抓引进,培育产业集群支点。必须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密切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产业集群建立在带动作用强、成长空间大的高端产业上。应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抓好“两型”产业引进工作。具体来讲,坚持“四大转变”和“三要三不要”的原则,即由资源型向替代型转变;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产品转变;由高能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循环发展型转变。要四大支柱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不要资源型“五小”项目;要15大产业链的重点结构优化项目,不要不利于结构调整项目;要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项目,不要环境污染项目。

2.围绕工业园区抓整合,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当前重点是推进中心城区7个都市工业园、远城区6个省级开发区分别实现“千亿板块、百亿园区”的发展目标。要突出各个园区的产业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做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各个园区鲜明的产业特色。要主动与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和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六大优势产业配套。如汉阳、蔡甸、汉南的开发区可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业;洪山、江夏依托东湖高新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青山、新洲依托武钢和阳逻港,重点发展钢材深加工及港口物流产业;黄陂依托武汉航空港,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东西湖继续突出“台商”特色,重点发展食品工业。要科学制定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园区中介机构建设,加强名牌企业和产品的培育,提升园区品牌。

3.围绕中小企业抓培育,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中小民营企业是发展产业集群尤其是配套产业的主体。要大力实施“百星工程”。把科教优势与民营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优势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虚拟经营,推广凯迪电力、大西洋连铸等企业经验,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合作,促进企业快速扩张,形成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植一批民营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充分利用土地、税收、技改等方面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要健全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重大设备、科技信息和软件开发“三大平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园区建设,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融资担保网络和风险补偿机制,健全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机构建设,健全创业辅导服务体系。

4.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核心区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为武汉的汽车、钢材、石化、船舶、机械制造等提供配套协作,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体系。以东风汽车集团为龙头,以武汉神龙汽车公司为骨干,积极组建市内汽车及部件主要总成企业的特大型汽车集团,带动区域内的零部件生产向专业集成方向转变,并形成具有武汉地缘优势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

5.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增强集群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是加快武汉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和动力。要努力构建两个技术创新平台,即构建全社会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平台。在构建全社会公共研发平台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有的效矢地组织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提高集群研发能力。在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平台上,要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提高区域品牌竞争力。

(胡华,中共江汉区委党校副校长;曹阳,中共江汉区委党校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