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江汉区城市管理的三次飞跃——建国60年江汉区城市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09-05-16 10:43:00

纵观解放60年的城市管理发展史,江汉区从一个落后破旧、环境脏乱的城区,到成为一个市容环境整洁优美、和谐靓丽的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的蜕变过程中,有三次质的飞跃。

一、武汉解放,江汉区城市管理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武汉解放后,江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市容环卫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市容环卫职工政治地位提高,环卫设施和工具有了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1.道路清扫有了专人负责

武汉解放后,境内为第三区清洁队,隶属市警察局下设清洁总队,负责辖区清扫保洁和居民垃圾清运。1955年3月起,实行夜间清扫,白天保洁。1962年,推行“扫、保、管、宣”四结合,即:夜间清扫彻底,白天保洁及时,卫生管理严格,卫生宣传经常。夜间清扫用大扫帚,白天保洁用小扫帚,保洁不断人,宣传不断线,路面无垃圾。1964年,实行干道划片包干和站点保洁,每人负责一地段,携带话筒,边宣传,边保洁,边管理,基本能保持路面整洁。

2.厕所管理得到加强

解放前,江汉厕所为粪窖主把持,设备简陋,多用木板和芦席搭盖。窖主只顾卖粪赚钱,极少管理卫生。解放前《汉口小志•风俗志》记载:粪窖便池,尤为污秽不堪。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厕管理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1951年对粪便业进行了民主改革,窖户私厕收归区粪管会管理,专人打扫。二是安排专人打扫。重点公共厕所每日打扫,天热时每周用“六六六”药剂对公厕消毒1次。三是加强检查。1956年,区卫生科组织人员每日全面检查公厕1次,市局派员抽查。四是逐步进行改造。解放初期,全区仅有公厕34座,其中80%只在粪窖上搭一副木架,设备简陋,危厕多,且分布不合理。解放后,逐步新建和改建公厕。1955年开始修建沟槽式厕所。木架瓦屋顶渐改为混凝土平面屋顶;吊楼式渐改为蹲位式,粪便通过沟槽流入粪池,蹲位之间建了隔断,卫生和安全有了改善。

3.垃圾清运渐入正轨

解放初期,主要开展了3项工作加强垃圾清运的管理。一是设立垃圾容器,在主要干道及小巷广设公共垃圾箱,清洁工定时清掏,居民乱倒垃圾现象逐渐减少。1952年,因垃圾箱孳生蚊蝇,便将其拆毁,改用拖板车摇铃收运生活垃圾。1958年,收运垃圾做到摇铃走巷、帮老助幼、不超载、不漏撒。二是改进了垃圾清运工具。新中国建立初期,收运居民生活垃圾主要是靠箩筐扁担挑抬。1951年换用木轮铁芯双轮板车(3人1部车),1953年淘汰。1958年改用铁芯轴承,1963年又改用气胎板车。1957年,垃圾运输汽车逐渐增加。三是逐渐设立了垃圾转运台。解放前,垃圾多在市区湖淌低洼地倾倒。解放后,市区逐渐扩大,垃圾倾卸场地转向市郊。1957年在民意街藕塘村修建本区第一座垃圾转运台,为简易坡道式。板车满载上坡时,前面人拉,后面人推,工作十分费力。1973年,区环卫所汽车队革新班工人将垃圾板车改用牵引机拉,减轻了垃圾清运工人劳动强度。

4.管理人员待遇提高

解放前的道路清扫、粪便清运等环卫工人,多来自社会低层的穷苦无业者。新中国成立后,环卫工人待遇明显提高。解放后,区清洁队为事业单位,经费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国家主席接见环卫工,极大地提高了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

5.管理方式上开始引入检查评比机制

1956年,市、区卫生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环卫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实地察看,民主评议依分定奖。1962年制定《卫生管理工作检查评分方案》。1964年共检查评比3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因秩序混乱停止评比。

二、改革开放,江汉区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二次飞跃

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整个城市管理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改建新建垃圾转运台

1984年,在北湖街修建一座牵引机械斗式转运台。1987年投资32万元,将藕塘村简易坡道式垃圾转运台改为全市市第一座集装箱式垃圾转运台,垃圾倒入集装箱内,用行车把集装箱吊放于汽车斗上方卸下垃圾,直接运往垃圾场。每个集装箱容积8立方米,装载4-5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灰尘飞扬,缓解了垃圾板车排队问题。1990年,在水塔街三民小区新建一机械提升斗式垃圾转运台。同年在唐家墩街八古墩新建一牵引机垃圾转运台。1992年至1996年先后在复兴村、清芬路、唐家墩、西马小区、航侧村下牯牛洲、台北一路、万松园等处新建垃圾转运台。1996年底,全区有垃圾转运台14座,担负全区垃圾收集、中转任务。

2.大规模对公厕进行改造

1983年,公共厕所增加至71座,但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速度相比,仍然是数量少蹲位不足。同时因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粪肥需求量减少,粪便漫溢问题相当突出。1985年至1990年,市、区政府新建北湖、四干道、马场路、上牯牛洲等公共厕所,改建公厕40余座,这些公共厕所都有3级化粪池,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特别是1986年投资13万元改建的三民路公厕2层楼厕所,造型美观,外为水刷石,内贴白瓷砖,地面铺马赛克,设残疾人坐式大便器,设有定时冲水装置和感应式水龙头及音响设备,成为全市的“窗口公厕”,被国家建设部列为1989年优秀设计项目。1990年,全区共有公共厕所80座,公共厕所全部接通自来水。1991-1992年,新建新华明渠、航空村等公厕5座,改建青年南路、妙墩、西福巷等二类公厕58座,全区80余座公厕均设三级化粪池,公厕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本区80座公厕全部达到国家二类公共厕所标准。

3.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1977年,市政府把市容卫生列为“三整顿”(公共交通、社会秩序、市容卫生)任务之一。1984—1986年,以道路、排水、公用设施、建筑立面等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1990年,重点对主次干道市容卫生、集贸市场灭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综合治理。1992年,按照“平面清、立面新、街景美、交通畅”的要求,发动社会各单位对临街立面进行整饰。对橱窗、匾牌、广告、标牌、霓虹灯、岗亭、隔离护栏、交通站点和人行天桥进行洗刷、维修和装饰。1994年,开展“双整顿、双达标”(整顿交通秩序、整顿市容环境卫生,街道卫生达标、干道综合管理达标)活动。1995年,以城市管理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1998年,坚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防汛抗洪。重点整治六渡桥、青年路、三眼桥、汉口火车站周边等地段。积极投入抗灾排渍工作,及时组织杀菌消毒清运积存垃圾。

4.建立“门前三包”制度

1983年9月,市政府在总结“七户一岗”卫生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颁发《“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若干规定》。辖区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及住户,按“七户一岗”或卫生联防片形式,推行以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为内容的“门前三包”。1992年,对“门前三包”工作重新进行建档和换证,派专人检查、督促。1996年,“门前三包”实行分街定员管理,全区17条干道“门前三包”达标率100%,其它路段达标率95%。1998年,辖区主干道6946户门点全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全区实行“门前三包”总面积286011平方米,路段42条,中山大道、江汉路、新华路、解放大道“三包”工作全面达标。

三、构建和谐,江汉区城市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2001年底,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江汉区成立了城市管理(执法)局,全面履行城市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职能。2002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按全市的部署,江汉区开展了“洁绿江汉、美化家园”、“双创”、拆违、环卫精细化管理等多项环境整治与创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1.机构设置规范化

1995年,区环卫局与区城管办合并,组建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1997年3月,区市容办从区市容环卫局分离,挂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代表区政府行使市容管理指挥、调度、协调、督办等方面的综合职能。2001年12月,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江汉区将原市容办、市容环卫局、市政局和城建委等部门的全部或部分合并为区城市管理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主要行使城管执法、环境卫生管理、道路维修、广告招牌整治等工作职责。区局还设有一些专项管理的机构:如全区违法建设的拆违专班,负责指导全区“双创”工作的“双创”专班、亮化专班等,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管理思路明晰化

2003年起,按照市政府“清洁武汉、美化家园”活动部署,我区开展了“洁绿江汉、美化家园”行动,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暴露垃圾、油烟扰民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2004年起开展了创市民满意路和市容环境达标街的“双创”工作,调动了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2002年至今,江汉区拆除违法建设约120万平方米,取缔占道摊点9800余个,整治暴露垃圾点6000余个,整治油烟扰民问题3000个,维修、改造道路21万余平方米,清除“三乱”牛皮癣200余万个,城区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3.管理方法科学化

2005年,江汉区和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等10个城市(区)被建设部选中,开展首批“网络化管理”试点。区政府投资建设了区网络化管理中心,向社会聘请150名网管员,将该区34.4平方公里划分为若干网络,每个网络1—2名网管员,对网络区域内所有社会管理事务按物件和事务分类编号,每天10—12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拍照取证,并发送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按各职能部门分工分解,并在网络终端进行显示,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均能接收。指挥中心对职能部门落办情况红、黄、绿灯亮灯管理,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各职能部门按时限落实工作,最后由网管员现场查看是否落办,从而达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置,提高了职能部门作为率,体现了政府工作的高效。

4.执法工作亲民化

一是实行了路长责任制。全区48条主次干道都明确了城管执法管理人员,实行路长责任制,奖优罚劣,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开展了城管进社区活动。全区116个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城管室,为社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三是推行路岗执法勤务责任制。在全区主次干道设立了31个执法勤务岗和40个执法勤务点,由城管队员、协管员、三包员组建“班组”、实行“三班倒”,每天从早6时至晚10时在路段值守。路岗执法勤务既有效地破解了占道经营顽症,又避免了以往路段执法人员分散、机动不够的问题,较好地调动了城管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环卫管理精细化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加强路面环境卫生质量管理,确保每日垃圾扫净、存好、运光,全面提升全区整体保洁水平。一是认真抓好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承包工作,106条主次干道和116个社区道路清扫保洁全部实行承包责任制。二是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2001年以来,全区投入2000余万元,新建、改建常青路等10座环保型垃圾转运台,其中,2008年投入300多万元的单洞门垃圾转运台竣工,成为全市首个无臭气、无污染的环保型垃圾转运台;新建公厕10座,维修改造公厕61座,一大批整洁漂亮的公厕成为街道景观。三是加强公厕卫生管理。按全市统一部署,2008年我区76座收费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针对免费开放后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区城管局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对76座公厕的管理全部实行了承包,明确了具体的管理标准和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24小时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四是做好资源整合。2008年城管局将17辆洒水车、9辆机扫车全部下到4个清扫队,“人机协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清扫保洁水平,全面落实夜间洗路措施。

6.职工待遇保障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对城管职工的关爱力度,1997年,武汉市将每年10月26日定为环卫工人节,对城市美容师进行表彰奖励。市政府为环卫工办理大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高环卫临时工工资待遇,建立环卫工人休息点,定期为环卫工人进行体检。同时,城管执法队员待遇也明显提高,2008年底,区城管局200名城管队员享受参公待遇。

纵观解放60年来江汉区城市管理“三次飞跃”的发展史,总结60年来江汉区的城市管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做到责任明确;二是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三是需要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做到资金有保障;四是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检查考评机制,做到奖优罚劣;五是需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城市长效管理的先进经验;六是需要加强宣传,营造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氛围。面对影响城市管理发展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江汉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三次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江汉区以至武汉市的城市形象,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江汉区城市管理的“三次飞跃”中,或许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城市管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城市管理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本文作者 江汉区城市管理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