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发布日期:2016-12-02 11:35:00

邱凌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动武汉城市圈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一)湖北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的建立

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为更好地发挥武汉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作用,以及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把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作为湖北省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打造以武汉为核心,包括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将其发展成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2004年7月6日至7日,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会议,武汉城市圈建设开始启动。同年12月,武汉市先后与其他8市签订《流通协作协议》、《人才开发资源开发合作交流协议书》、《武汉城市旅游圈1+8区域合作意向书》等多个文件,武汉产业加快向周边城市的梯级转移,计划在2007年前向武汉周边城市转移总投资达552亿元的107个骨干项目。2005年3月30日至31日,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要求,2005年武汉城市圈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在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各有关方面抓紧编制《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积极做好《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配套的各项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工作。

2007年5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提出在武汉城市圈主要推行“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和生态环保一体化。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要求,湖北以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建设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进程,重点是全力支持武汉加快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加快发展。

(二)国家发展战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准

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发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出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重要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指明方向。

从2003年起,武汉就积极申报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此后,总体目标几经修改完善,于2007年7月形成最终方案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通知》指出: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1]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改区,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加快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中提出来、获批准并加以实施的,是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17日,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鸿忠在省政府第19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是中央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赋予湖北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湖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于加快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一)强化规划引导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事关湖北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性工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明确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切入点是“两型”社会建设,着力点是转变发展方式,途径是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五个一体化”,动力是推进改革开放,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依据这个基本定位,2008年2月起,以省发改委为主体,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武汉市发改委等部门共同组建工作专班,研究起草《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经征求多方意见、反复修改,并由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后,上报国家发改委。9月10日,国务院对湖北报送的总体方案进行批复。《批复》指出: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用5到12年的时间,在武汉城市圈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武汉城市圈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武汉城市圈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2]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9月26日,湖北召开全省党政干部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9月27日,省政府就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总体方案的有关情况,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向与会记者通报总体方案的有关情况以及湖北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的打算。李鸿忠指出,湖北省委、省政府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带领全省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切入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五个一体化”为抓手,坚持边实践边探索,着力从九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武汉城市圈探索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新路。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三个部分。《方案》明确主要目标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经过5年努力,到2012年,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五个一体化”格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服务业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努力使武汉城市圈在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武汉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力争到2020年,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

《方案》还明确主要任务是: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根本任务集中体现“三个着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3]充满“试验”精神的“九大体制机制创新”是此方案最大亮点。

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湖北配套制定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形成与总体方案相配套的实施框架体系。5个专项规划包括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6项配套政策分别是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等6个方面。5项重点工程包括产业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城际铁路、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旨在破解武汉城市圈实现“五个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3年行动计划是对工作进行长计划短安排,涉及到9大领域38项改革任务。1个重大项目清单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启动项目131项,投资总规模11430亿元。

(二)健全推进机制

湖北通过不断健全组织保障、政策促进和工作推动等机制,有力推进试验区建设。

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省长为组长,常务副省长为副组长,武汉城市圈九市市长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指导督促综合改革试验主体——城市圈九市政府开展综改试验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工作组织体系。设立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负责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方案、专项规划、重大改革事项、重点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推进工作。城市圈九市政府均设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负责各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协调推进工作。省直各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改革试验推进工作。省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负责“两型”社会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和圈域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促进。一是制定《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保障和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文化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试验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出台促进政策。制订金融、人才、投资、财税、土地、环保等6项配套政策,产业双向转移、圈域快速通道、农业产业一体化、商业连锁经营和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等5项重点工作。三是部署重大示范项目。为加强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省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内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支持综合改革试验重大事项及承载改革试验任务的重点建设工程。从2009年到2012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示范项目共完成总投资2500多亿元,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工作推动。一是建设省、市、县三级改革试验示范区。支持在自主创新、生态修复、循环经济、城乡统筹和“两型”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省级层面建设七大示范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东西湖区综合性示范区,以东西湖区保税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等—批国家级试点资源,集中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探索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以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探索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新模式;大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探索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新模式;鄂州开展综合改革示范区重点探索新型城镇化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模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重点探索扶贫开发机制、对口帮扶机制、土地利用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协作机制。二是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和工作联系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推进会议,省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总结、部署重点工作;每年召开两次“两型”社会建设工作联系会议,负责综改工作的省发改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布置安排具体工作实施。三是建设部省合作和国际合作平台。出台《关于加强部省合作共建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意见》,召开部省合作专题工作会议。与湖北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的国家部委和单位达到127家,基本实现与国家相关部委合作的全覆盖。通过部省合作,争取到一批国家改革试点和支持政策及项目,有力地推进“两型”改革试验工作。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法国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技术合作、政府贷款、企业投资、文化交流等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四是重视理论研究和“两型”宣传工作。成立武汉城市圈研究会,组织理论课题研究,出台“两型”创建标准、“两型”指数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召开论坛,组织新闻报道,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和群众基础。

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

(一)九路并进创新体制机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是创新九大体制机制,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

1、加强资源节约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平台支撑等举措,着力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市场、技术和产业链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初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推进机制,为全国提供典型示范。

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在全国较早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完善资源节约经济政策,积极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改造,加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和力度,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价格机制。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初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第三方服务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废弃电池集中回收处置网络建设,开创电子废物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实现废弃资源无害化回收和大规模处理与深度利用。建立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城市矿产交易的交易平台——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促进武汉城市圈废弃资源交易规范化与再利用规模化。

探索形成重化工集聚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建立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筹建200亿元循环产业投资基金,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撑。借助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以市场机制为纽带,重点打造跨区域、跨行业的青阳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展绿色GDP考核制度试点,探索企业、产业、园区、社会四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一批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和园区,为全国重化工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典型示范。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

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区域性水生态环境整治模式和环保机制。

初步建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个省级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政府规章,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入河湖排污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企业和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在中部地区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全面推进排污费征管方式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的排污费征管新模式。

积极探索社会广泛参与的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模式。全面推进低碳试点,探索建立碳减排机制和制度,2011年9月,武汉市发布全国首个碳盘查地方标准,2012年9月开展华中地区首笔碳中和交易,为全国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武汉市全面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率先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

探索建立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个两”的农村环保新模式,为全国探索出农村环保新路径。探索实行大气污染联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实现武汉城市圈环境质量网络化监管。

3、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促进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电力调度,倡导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全面开展磷矿石资源税改革试点,磷矿石资源税改革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取消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组织化工、钢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36家企业开展近100次投保,累计投保金额达2.1亿元。启动绿色保险、绿色信贷试点,建立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和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

健全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目录,优先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加快光纤接入、LED照明、太阳能等产业化步伐。

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以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在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开展“两型”企业试点和重点产品能效对标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等综合措施促进落后产能淘汰,为发展两型产业腾出空间和容量。

4、加强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扩项、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提高和股权激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三项财税政策,已在示范区先行先试。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助推机制。2008年,湖北率先出台“四个70%”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有50多家企业、高校开展股权、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全面推进科研机构改革,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有11家转制为企业,4家并入高校。建立涵盖各种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的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建立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设立10支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到21.93亿元),支持建立100亿元的国开光谷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培育科技创业投资主体。

5、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和激励制度,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湖北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唯一同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利用等四项改革试点的省份。2012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等三项试点,城市圈盘活存量用地22.3万亩。

探索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模式,形成一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典型示范。孝感春晖集团探索的“春晖模式”。2012年,春晖集团实现总产值49.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累计流转土地12.3万亩,较好地解决农村的“三大问题”:土地分散经营导致规模效益低、劳动力转移导致抛荒、小生产难以对接大市场;实现“三权分离”:土地所有权留给集体、承包权留给农户、经营权交给公司;促进“三个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先进生产模式应用水平均得到提高。

6、加强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以全域规划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鄂州、仙桃等地科学制定“多规合一”的城乡全域规划,解决现行规划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带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武汉市全面开展农村综合产权制度试点工作,明晰农村各类产权归属,开展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权等10类农村产权交易。

开展鄂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鄂州市按照“全域鄂州、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等七个一体化,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7、加强财税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财政激励与约束。按照“确保基数、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原则,建立有利于圈域协调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税费政策协调机制。初步建立以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改进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性转移支付办法,将圈域内各地区间合作分享的税收纳入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核定计算。

推进重点领域税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企业、农林牧渔产业的优惠政策,在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确定最有利于纳税人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房地产税、环境税、资源税三个主体税种试点前期准备工作,适当赋予开展地方税制改革试点的政策权限。

加速金融一体化步伐。建立金融支持城市圈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金融形势分析会,传达货币政策意图。深入推进票据市场、支付结算、信贷市场、金融信息和外汇服务等一体化建设,下放圈内各级外汇管理权限,放宽企业收汇结汇限制,创新出口核销方式,全面提升圈域外汇服务水平。

8、加强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

对内: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出台武汉城市圈企业冠用圈内异地行政区划名称、内资公司注册资本延期缴付、内资企业法人圈内设立分支机构向企业法人原登记注册地工商局申请等多项创新政策。组织开发并推广应用食品等重要商品信息化监管系统,建立具备食品经营者进货信息、工商所日常监管信息、全省工商系统检测信息归集和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功能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对外: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和出口结构,重点扶持汽车及零部件、IT产品、传播、服装和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完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跨国公司;改进外汇管理与服务,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不断完善“大通关”制度和平台建设。全面推行通关单联网联查,完善圈域内“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根据需要并按程序批准相关城市设立海关机构;创新通关便利运行机制,开展“提前报关”、“预约通关”、“担保通关”等多项便捷通关措施;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进程,率先在大通关平台上实现通关、物流等信息资源的共享。

9、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九市结合实施城市圈发展战略,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将环境保护机构列为政府工作部门,加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职能,强化环境保护责任。除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完成组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规定动作外,有些地方还在推进大文化、大农业、大城建等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探索。孝感、咸宁市将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和体育职能整合到一起,组建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鄂州市整合农业、林业、水产等部门,组建城乡统筹委员会:咸宁市整合经济协作办等多个部门职责,统筹设置区域发展和经济协作局;武汉市青山区单独设置循环经济工作办公室,打造“宜居城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城市圈九市、各部门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首要任务,取消一些微观管理、行政审批等事项,将一些技术性和具体事务交给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市县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省级下放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坚持权责一致,梳理和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明确和强化部门责任,建立关系协调配合顺畅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多轮清理,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13项,其中取消1000项,调整1103项。

打造重点示范平台,形成推广经验。鄂州作为全省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行政层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为全省地级市层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综合示范。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鄂州以城乡社区为节点,建立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通过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引导社会组织和非公共经济组级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信访信息全收集、稳定动态全掌握”。通过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动城乡社区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提升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水平。黄石大力推行城区警务改革,通过精简警务管理层级,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管理改为“市局、分局”两级管理模式,通过削机关,整合业务警种,实行“队建制”等举措,推动警力下沉,推进警务前移,有效集约警务资源。

(二)五位一体整合区域经济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推进,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抓手。湖北以产业双向转移、圈域快速通道、商业连锁经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和农业产业一体化这“五个一体化”为切入点,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

产业双向转移是推动武汉城市圈产业整合发展、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2008年,《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出台,确立武汉城市圈“双赢多赢、错位发展”的发展原则。2009年,《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优化发展实施方案》、《武汉城市圈推进产业优化发展和合理转移指导目录》相继出台,确立以武汉为增长极,以园区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遵循研发、营销、企业总部向武汉集中、一般性加工制造业向城市圈其它城市发展的思路。从2009年开始,武汉城市圈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圈内产业也实现有序合理转移。城市圈积极探索开发区“园外园”模式,发挥引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作用。到2012年,东湖高新区分别在圈内8个城市建立20个“园外园”,包括黄冈英山县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咸宁咸安区花卉示范基地、洪湖水产示范基地等。

圈域市场一体化基本形成。2009年,湖北省商务厅制定《武汉城市圈商业连锁经营实施方案》,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出口市场,并以十大商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基础,与城市圈主要产业紧密配套、相互促进的商业连锁经营网络。几年来,城市圈基本形成市—市、市—县、市—县—乡(镇)多层次的生活必需品、农资、医药、家电等连锁经营市场体系,形成统一的市场主体准入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工商登记注册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到2013年6月底,城市圈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4.9万户,注册资本(金)1.4万亿元,分别比2011年底增长39.6%和54.8%。城市圈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建立信贷市场、票据市场、支付结算、金融信息、外汇服务五位一体化。2008年6月,武汉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汉口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2009年9月,经国家批准,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实现圈域异地信贷余额900多亿元,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已扩大到九市15家银行的1074个网点。

交通是城市圈一体化的骨架和载体。五年多来,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方面明显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到2012年底,城市圈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138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3.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1.81倍;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00公里,密度为2.8公里/百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1.42倍。2009年,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和孝感的四条城际铁路同时开工。2012年7月,汉宜铁路通车,仙桃、天门、潜江被纳入1小时城市圈;2013年底,武(汉)—咸(宁)城际铁路投入运营;2014年6月,武(汉)—(黄)石、武(汉)—(黄)冈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武汉火车站、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分别于2009年5月、2010年9月开通运营。2012年7月,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暨机场交通中心正式开工,从而使武汉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拥有大型机场的城市。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武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决定将武汉和鄂州、黄冈、咸宁四市的部分港区整合,统一规划建设武汉新港。2012年2月,武汉新港空间发展、集疏运网络、产业发展三大专项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三个专项规划的范围均跨武汉、黄冈、鄂州和咸宁四市。2010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万吨,成为长江中洲和上游首个跨入亿吨级的港口。

城市圈初步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旅游、信息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圈域内高校毕业生均可享受武汉市入户和创业扶持政策,每年有2万名农村教师到武汉免费接受培训、教师交流近7000人次;城市圈远程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行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农民可在圈域内异地就医和即时结账报销;旅游一卡通已在城市圈实施,促进旅游消费;“三网融合”进程全面加快,集成播控平台初步建成。城市圈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以实施农业产业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粮、节能等“八节”现代农业技术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促进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效益的提高。

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成效和经验

武汉城市圈以“五个一体化”和“九大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一手抓重大规划、项目、政策的推进落实,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一体化步伐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2012年,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占湖北省的31.1%,总人口占53%,地区生产总值占6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56.6%,固定资产投资占6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63.7%,以不足湖北省三分之一的土地,承载50%以上的人口,创造60%以上的经济总量,提供60%的投资和消费,是湖北省经济实力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核心区。

(一)“两型”之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成效

从2007年12月14日以来,武汉城市圈紧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正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化”目标调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随着产业发展日益“两型化”,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

1、循环经济,“两型”生产方式的建立

2012年,武汉城市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2007年相比,累计下降24.73个百分点;2012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1.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4.1%,分别比2007年提高6.62和9.96个百分点。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下降到2.6和2.29千克/万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57.3和56.8个百分点。通过先行先试,武汉城市圈“两型”生产方式初现雏形。

开展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着力于以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废旧塑料为原料,通过添加木粉、稻糠等原料,循环再造低碳产品塑木型材,不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企业自身还实现经济效益。

开展余热余压等资源循环利用。武钢采用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年回收高炉煤气34亿标准立方米,年发电18.3亿度。阳逻开发区实施粉煤灰、脱硫石膏、余热、循环水等综合利用工程,年利用粉煤灰80万吨,利用率达到97%以上。

建设国家级再制造示范基地。围绕“工程机械、重型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激光再制造装备”四大领域,武汉东西湖区打造四大循环经济再制造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武汉千里马工和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和武汉泰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基地,以华中自动控制有限公司、武重集团和武汉启科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重型工业设备再制造产业基地,以东风鸿泰武汉控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地,以及以武汉法利莱切割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族激光再制造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激光再制造产业基地。

武汉城市圈形成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备推广价值的“两型”产业发展模式,这包括武汉大循环经济区围绕四个层面(企业内部、企业间、园区和社会)和五大循环经济综合产业链(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环保)形成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模式”、格林美开展城市矿山开发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与商业融全创新模式”、龙感湖通过新能源产业“环结”传统产业的“新能源循环发展模式”、潜江围绕小龙虾产业一体化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的“循环农业升级发展模式”、黄石和潜江围绕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接续替代产业升级模式”。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个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采用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方式发展的新型制造业体系正在武汉城市圈内形成。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

2、绿色低碳,“两型社会”生活理念的推广

2012年,武汉城市圈空气优良天数百分率为92.8%,比2011年上升1.9个百分点。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比例显著提高,由2008年的55.6%上升到2012年的88.9%,增幅33.3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分别达到84.48%和61.58%。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99.6%和73.9%,均有明显提高。武汉市完成中心城区40个湖泊290个排污口截污,截断入湖潜水60万吨/日,全市劣五类湖泊从2007年的36个减少到2013年的23个。

通过先行先试,武汉城市圈“两型”生活方式初现雏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从国家战略变成社会共识,低碳交通运输系统、绿色出行系统、“两型”机关、学校、企业创建,“3R”超市网络,增强全社会践行“两型”的意识,探索出社会广泛参与的低碳生活模式。

武汉市全面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累计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1807辆,年节约3.8万吨标准油。率先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年累计租车量达8059万人次,最高日租还用量突破28万人次,在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同时,每年可替代节约1.5万吨标准煤。从2009年武汉推出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服务至2012年,市政府已经累计向社会发放7万辆自行车,建立便民自行车停放点1218个,发放免费公共自行车使用卡超过100万张,最多的时候一天的借车还车总量达到28万人次。根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调研材料显示,到2011年底,大约有9039万人次使用过公共自行车,节约的能源相当于17000多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万多吨。

城市圈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推动市民广泛使用节能光源,实施城市路灯照明节能改造示范工程,进行公交、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建成汉口江滩、东湖路等绿色照明示范路。武汉市还出台《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推行65%的建筑节能标准,共实施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项目33个,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2009年底开通的武汉火车站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屋顶发电面积3。4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00万度,年二氧化碳减排可达18000吨。“两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得到充分推广。

3、科学发展,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2007年至2012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由11.52:44.57:43.91调整为9.82:49.47:40.71,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城市圈经济的贡献力度持续稳定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879.06亿元,是2007年的3.95倍,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1.7%。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及铜材加工、孝感经济技术开发区军民结合产业、武汉洪山区软件产业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城市圈注重科技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深井数字化电控钻机研制及产业化”、“电子废弃循环利用与低碳资源化”等一批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运用,使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重新焕发活力。

城市圈制定出台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和意见,引导圈域内大中型企业将现有的IT和相关服务部门进行业务剥离外包,推动制造业物流外包,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相融合。实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武汉市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成为重要的服务平台。推进城市圈“TD”无线城市建设,开创固定宽带和无线宽带并行的格局。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武汉和黄石分别被国家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武钢、华新水泥等数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

城市圈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初见成效。2007—2012年,武汉城市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0521元增长到247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93元增长到7957元,城镇化率由46.8%提高到58.3%,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

(二)“两型”之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

武汉城市圈总人口约占湖北省总人口近一半;区域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五年间,武汉城市圈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4。73%,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汉城市圈走出一条“两型”发展之路。

1、机制的作用:规划引导,政策促进,改革推进

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基本形成推进试验区建设的规划引导、政策促进和改革推进机制。

武汉城市圈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围绕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编制《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编制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出台《武汉城市圈农业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产业升级规划》、《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规划》等。

武汉城市圈注重政策促进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和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文化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试验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制订金融、人才、投资、财税、土地、环保等六项配套政策,明确产业双向转移、圈域快速通道、农业产业一体化、商业连锁经营和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等五项重点工作。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情况,湖北省统计局于2008年制定《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方案》,并建立一套由“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从2009年开始,武汉市设立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补助、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以及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

武汉城市圈强化改革,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通过建设省、市、县三级改革试验示范区,支持在自主创新、生态修复、循环经济、城乡统筹和“两型”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和工作联席会议;建设部省合作和国际合作平台。城市圈在全国率先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制定《武汉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办法》;初步建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个省级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政府规章。九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2、路径的选择:产业升级与资源节约并举,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武汉城市圈结合现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建立“两型”产业引导机制,推动圈内产业结构梯级建设和优化升级,把工业园区作为“两型”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突出抓好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武汉城市圈大力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青山区基本形成以钢铁、石化、环保等主导产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阳逻以阳逻电厂等重点企业为平台,积极探索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实施阳逻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余热、循环水等综合利用工程,其中粉煤灰利用率达到97%,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城市圈始终注意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城市圈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标准,再大的项目也进不来。黄石市黄金山低碳示范新区曾将20多亿元的非环保项目挡在门外,如今,装备制造、保健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相继布局,已构成低碳产业集群的大模样。黄石市积极发展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以大冶有色“三废”治理为纽带,培育和引进大江集团、瑞清公司、鑫诚制酸等一大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形成利用铜冶炼形成的烟道灰、电解液、炉渣进行金、银、铋、铅、锌等贵金属提取三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潜江市积极探索盐化工循环经济模式和农业水田虾稻连作模式。利用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化工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江汉油田盐化总厂,发展离子膜烧碱、氯化法钛白粉、环氧乙烷等化工产品,循环发展配套的企业达20多家。为解决23万亩冷浸田冬闲问题,潜江市创新“虾稻连作”模式,实现小龙虾每亩单产100公斤,增加收入1000元;为有效处理小龙虾消费产生的大量废弃虾壳,潜江市建成年10万吨废弃是壳以提取氨盐利用的项目,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小龙虾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目标。这个项目不仅消化潜江市的废弃虾壳,而且市场辐射到湖北全省,实现农民、企业和环境的多赢格局。

在众多“两型”企业中,武汉凯迪电力和荆门格林美两家公司,围绕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在湖北省乃至其它省域范围内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功能。目前,格林美公司每年处理的小型报废电池占全国的10%、报废家电占全国的5%以上。在武汉城市圈,凯迪通过大规模跨区域兼并重组,全面转型进入生物质发电领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和相关地区的两型发展。通过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可以有效地提升当地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对农村的过度开发,为广大农村地区“两型”生产生活提供“绿色补贴”。总之,通过大力支持凯迪电力、格林美这类“两型”企业走出去,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的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3、发展的动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城市圈新的支柱产业。武汉光谷实现第一个千亿元产值用18年,而站在“两型社会”的高地,实现第二个千亿元,仅仅用不到3年。在武汉光谷“光速”成长的背后,是以光电子、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聚集式发展。

黄石市的华新水泥集团结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弃物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取得15类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经营许可,获得50多项国家发明和技术专利,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成功攻克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恶臭、渗滤液、废渣等难题。2011年,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实现华新从传统水泥企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大型水泥集团的战略转型。

城市圈建立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平台,整合成立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实验室,发挥和展示城市圈的科技优势,不仅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服务,还可以为改革创新试验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城市圈充分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度的政策优势,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有益探索。人才特区试点取得良好的成效,已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37人;2008年出台“四个70%”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全面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设立10支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过到21。93亿元,支持建立100亿元的国开光谷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培育科技创业投资主体。通过改革创新,加快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步伐。

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担负起“两型探索”的国家战略使命。五年时间里,湖北交出令人欣慰的答卷。2012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的22250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的同时,荆楚大地天空更蓝、湖水更清、大地更绿!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位于武汉市民之家的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展,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是发展内在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湖北是生态大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既是山多水多,又是鱼米之乡,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特点。湖北有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坝区所在地,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要高度珍惜大自然赋予湖北人民的宝贵财富,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开辟绿色路径。“两型”社会建设所走的,就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绿色新路。荆楚儿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进一步推进“湖北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湖北贡献”。

(执笔:邱 凌  王祝福)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

[3]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