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日期:2015-06-23 13:13:00

  (本文入选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并已结集出版。)
 
  邓小平是当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理论,指导了我国3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并取得巨大成功,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地阐述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邓小平指出:“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985年8月,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指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987年3月,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时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的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条是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了苏东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经济崩溃、甚至国家分裂的历史大悲剧大倒退现象的出现。
  (二)坚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前提,如果思想僵化,从本本出发,改革就不可能进行。他对思想僵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严重起来了,等等。为了推动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解放,邓小平严肃批评“两个凡是”,积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严格区别开来。要求既要反右,又要反“左”,指出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只有彻底清除“左”的和右的影响,才能为解放思想扫清障碍。
  邓小平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一系列新出现的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他认为解放思想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求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经常强调要敢闯敢“冒”敢于试验,鼓励深圳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
  (三)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思想深邃,经验丰富,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使他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尤为深刻。1985年4月,他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2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强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他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的改革,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大力支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党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一个典型范例。并对改革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先农村改革,然后在城市全面铺开;先改革经济体制,然后对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进行改革;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改一个。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保证了改革稳步推进,避免了社会震荡的发生,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改革的重要意义和重要途径
 
  (一)改革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1985年3月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夺权了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把改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提并论,提高到建立新中国的高度。当然,邓小平认为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相比,无论是革命的任务、道路,还是革命的对象,手段等,都是截然不同的。这场革命不是对阶级的革命,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对具体的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如“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目的是通过改革,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所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二)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他把改革与革命并重、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并重,形成一个统一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完善,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不健全到逐步健全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许多具体体制和制度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机制。一系列具体制度的调整改革和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邓小平说:“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邓小平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改革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肃指出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认真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1980年8月,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指出: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这篇讲话实际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改革不动摇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促进发展,指出“我们走第一步是靠改革和开放,第二步也是靠改革和开放,第三步更要靠改革和开放。”表明了坚持改革促进发展的坚定决心。发展是目标,发展是硬道理,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靠发展。要求“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特别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改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稳定是大局,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邓小平对稳定十分重视,作了许多论述:“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改革不动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支持和拥护改革,营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
  (五)“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姓“社”姓“资”问题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互相联系、内在统一的,是邓小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思考的重要结论。这表明,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就要大力推进;凡是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就要进行改革。
 
  三、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决定性阶段,更要旗帜鲜明地回答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针对西方分化的图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反复告诫全党必须坚决反对所谓的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两院制,防范和抵御“颜色革命”,防止落入“西方分化陷阱”。强调中国的改革“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全面改革取得成功。
  (二)必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是邓小平的深切希望,对于国家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创新,我国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具有独特优势,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影响。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必须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立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情怀、执政思路和施政理念。
  (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指出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克服部门利益的掣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功范例。
  (四)必须坚持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既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又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完善。特别是在改革不断深化、形成全面推进态势的今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改革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有力地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而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同样,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五)必须坚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关系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摸着石头过河起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是我们党成功领导改革开放事业的高超智慧和宝贵经验。当前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利益格局调整,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和阻扰,也会受到相关部门利益的掣肘和制约,而在现行体制下,跨部门的合作难度较高,甚至存在一些相互推诿的现象,仅靠摸石头过河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设立一个最高层次的领导机构进行总体设计、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重大关系和关键环节上不出大的问题,把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有机统一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可以看出,这是两个最高层次的顶层设计机构,既要统揽全局进行全面改革方案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又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贯彻执行,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和确保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制度保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六)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在确保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这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改革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稳定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求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最高检验标准。强调坚持改革的人民性和持久性,高度重视社会稳定与和谐。要加强维稳工作,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要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
 
  (作者:凃天向  刘桂芳)